组织效能/工具/使用说明
维基媒体组织:在填写组织效能问卷之前,请先行阅读下列介绍。
This document will explain what the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tool is, and how your organization can prepare for the questionnaire and interpret your results report.
欢迎来到组织效能工具页。使用此工具的第一步,是先填写组织效能问卷。
This guide will help you prepare to take the Wikimedia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Questionnaire, and will help you interpret your organization's results.
介绍
缘起与目的
维基媒体基金会邀请专长于研究社会影响力的顾问公司--TCC集团(TCC Group),以及广大的维基媒体社群,发起了这项计划。此计划的目的,是帮助各式各样不论形式或大小的维基媒体,能够提升他们的效能以及对维基媒体运动的影响力。此计划是为了要因应越来越多志工与组织的期盼。由于维基媒体运动在线上运作、成长非常快速、几乎完全由志工所支持与创建,这样不同其他运动的形式。故志工与组织希望能够更了解组织,要如何能够在维基媒体运动中发挥影响力。
本计划将能帮助您了解(一)就组织层面而言,要如何定义影响力;(二)维基媒体组织要使用什么样的策略,来达成那样的影响力;以及(三)维基媒体组织会需要哪些资源与技能,才能更有效能的运用他们所选择执行的策略。
在本计划的第一个“影响力”阶段,TCC集团访谈了数个组织、并对所有的组织进行了一项影响力问卷、也参加了2014年在伦敦的世界维基年会(Wikimania)。在年会中,这个计划跟维基自治体委员会(AffCom)、一个组织效能的非正式工作群组、资金提拨委员会(FDC)以及其他的补助委员会进行过讨论。TCC同时也主持了一项针对三个组织的深度研究,研究的结果呈现出造成影响力的多种不同的组织模式。十分感谢曾经贡献其宝贵的时间参与上述这些经验交换的朋友;全球各地的维基人打下了这项计划的基础。
这个计划的第二以及第三阶段,则包含了开发一个线上的组织效能问卷、这份使用说明、以及学习中心,这些能够帮助组织思考有关他们所能使用的各种策略,以及他们能够如何建立能够让这些策略更加成功的种种特定能力。TCC和一群来自不同组织的维基媒体志工合作,一同设计了您即将填写的这份问卷。
维基媒体基金会已经提供了这项计划资助,并且针对与社群互动的过程深度地咨询过TCC。请注意:这项组织效能问卷并非一项测验;基金会并不会公布个别组织的填写成果。在这样的条件下,TCC将会就运动整体的组织效能问卷提供全面性的发现检讨,并且提供这些检讨给基金会的补助团队。同时TCC也会提供“能力培育路线图(capacity building roadmap)”,以协助补助团队思考组织能够如何培育让特定策略有效的能力。维基媒体基金会在组织效能计划的对口为Winifred Olliff,电子邮件是<wolliff at wikimedia dot org>。
问卷、使用说明、与学习中心将能够如何帮助您的维基媒体组织
问卷、使用说明以及学习中心都是很长的文献资料。要用这些资料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但时间正是维基媒体志工最缺乏的东西。您能够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呢?
我们希望这些工具能够帮助您:
- 跟同事或是其他期盼让您所属的组织更上层楼的人开始进行持续的交流;您可以利用这些工具,让您的组织发展出学习型的文化。
- 真实地了解您擅长的事务,以发挥组织的强项,并且跟运动中的其他人分享这些专长。
- 了解您面临到的挑战有哪些,并且找到组织中可以被积极的志工或其他资源所补足的能力“落差”。
- 加深您对所使用的特定策略的理解,并且对您应该收集哪些资讯来追踪策略运用的效能有多好有大致的方向。
- 为您的组织建立起能力培育计划,让您清楚的知道建立特定资源、工具或技能对贵组织的益处。
- 加深您对组织需求的了解,并且将需求的优先级做出排列,让您可以向社群资源库中寻求资源,化计划为行动。
- 在您的组织所需要建立能力的领域上,提供给予资源者你需要些资源的实质证据。
Part 1: Take the questionnaire
准备填写组织效能问卷
现在您已经准备好要填写组织效能问卷了。整份问卷和说明中,我们使用了以下几个您可能不太熟习的词汇。以下将列出这些重要词汇或语句的定义。
- 维基媒体组织:维基分会、用户组、主题性组织或其他的维基媒体组织型态。
- 能力:一系列个人或组织能够利用的资源、工具或技能。
- 组织效能:维基媒体组织使用能力(资源、工具、与技能)来达到影响力的方式。
- 成果:透过某个特定的策略,产生的一连串的改变或好处。
- 影响:您所希望总体的成果能够达到的目标;透过您的努力,您所希望最终将达成的全面改变;也是您生命的意义!
问卷将会发送给收到从TCC集团收到影响调查的同一群人,以SurveyMonkey网站的电子邮件连结。这应该会花费您30-45分钟完成这份问卷。在您打开连结之前,我们建议贵组织指定填答者其中一位为“联络人”作为跟TCC与维基媒体基金会交流,并且肩负完全运用此工具的责任。“我们建议每个组织都要有3-7人各自独立完成这份问卷。”如果要两个人一起填答,他们也可以共同浏览问卷后送出一份问卷。Respondents should be a mix of volunteers who are not on the board, staff, or volunteers who are on the board, who understand how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s (including how it makes decisions, what activities or strategies it engages in, and how the budget is allocated). For most organizations with staff, an ideal mix of respondents would be include more volunteers than staff and would include at least an equal or greater number of volunteers who are not board members as volunteers who are board members. In some contexts, a different mix of respondents may work better, depending on who in each organization has the best knowledge.
组织效能问卷的结构,先是一段引言,后续接着三段的题组。第一段题组是基础的背景资讯。第二段题组则关于“核心竞争力”,这些内容是我们相信对于不论哪种组织类型(分会、主题性组织、或用户组)都十分重要的能力。第三段则为二元树状架构,也就是说这段题组会询问您是否有使用某种策略,再根据回答来提供您回答后续更详细的描述清单。这份问卷将会询问您是否同意这些描述,就1到5的程度勾选。TCC收到您的答复之后,请务必点击问卷末的“完成(Done)”键。
如果您还有任何对组织性能问卷上有任何技术性的问题,您可以透过电子信箱 <rgorn at tccgrp dot com> 联系TCC集团的Rika Gorn。
如何得到您的分析结果
当贵组织所有的参与者都完成问卷并送出填答之后,请贵组织的联络人寄发一封电子邮件给TCC集团的Rika Gorn <rgorn 小老鼠 tccgrp 点 com>。TCC集团之后将会寄给联络人一份PDF版本的成果报告。如果组织中有多人参与这份问卷,数值积分的结果将会加总平均。完整的填答文字也同样会整理出来。
下一步是?
当贵组织已经得到成果报告之后,我们建议您分享对所有写过这份问卷的人分享成果资料,甚至可以对更大的群组分享。接下来,您可以继续进行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解释您的报告
在填写问卷、收到您的问卷结果之后
从哪边开始
此份问卷是故意详细的列出问题,用意是要尽量的让各种不同型态的维基媒体组织都能够运用这份问卷。使用说明和学习中心则是架设来帮助贵组织,以一个清晰、但也不会有太大负担的方式带您的组织理顺问卷结果。
接下来,我们列出几种方法来进行诠释结果的流程:
招集一个工作群组,来理顺内部组织效能问卷的结果分析。这组人之中可以包含理监事、志工、以及职员。这组人之中可以有并未填写问卷的人,但这些人都应该要对贵组织有深度的了解。也可邀请少数新人参加,他们可能会提供不同过往的见解。同时,也可以选立一位“召集人”来进行此次组织效能的讨论,他的工作是事先浏览这份使用说明,并且也要确认他/她理解组织效能问卷的结果(召集人可以和联络人同一位,但也可另外指派)。如此一来,如果这组人之中有任何问题,他们知道可以跟谁联系。
请共同决定贵组织对此过程的目标以及你想怎么使用你所学习到的经验。在此篇使用说明的第三部分,我们建议您设定主要能力的培养计划以及优先级的流程。您可以选择依照上述我们所提供的方法或是完全不用,但让所有的参与者知道贵组织想要达成的事情、为何这些事情是重要的,对于组织效能的提升将会很有帮助。贵组织想培养对于新领域的能力?是希望对未来的赞助企划撰写有更强的能力?请试着定下确切的产出,并把这些规划放在明确的时间表里进行。
多约几次碰面讨论。如果要一次就把所有的结果报告讨论出来,不但可能很耗时,同时也有可能会鼓励参与者急着想要走过所有的流程。不如花两到三次,每次1到2小时的碰面会议来讨论贵组织的结果。
保持正面思考、往前迈进的想法。本使用说明、问卷、以及学习中心的设立用意,是试图提供贵组织能力的实用途径。这并非一份让人责怪为何能力有落差的“成绩单”。在TCC长期与组织间建立能力稽核的经验中,从来没有遇过任何一个组织只有强项而没有任何待加强能力的。试着思考这些分数是你的学习机会,而不是要为贵组织打分数。
如何阅读这份报告
这份组织效能问卷的报告包含不少的图表,在此章节,我们将会告诉您如何解读这些图表。
整篇报告中,高分群(例如满分5分,给4或5分)代表着同意,而低分群(例如满分5分,给1或2分)则代表着不同意。
数值积分 | 跟维基媒体运动使命宣言的一致程度 |
5 | 非常同意 |
4 | 同意 |
3 | 态度中立 |
2 | 不同意 |
1 | 非常不同意 |
Blank | (此题被所有的填写者略过) |
每个图表都伴随着一份资料表格,表格范例如下。
资料表格和图表表示相同的资讯、并且以同样的顺序呈现。不同的是,不是像图表所呈现所有填答的平均质,资料表格呈现的是每个填答的个别答复。如果有三个人写过问卷,表格将会呈现每个人填写问卷的答案(用匿名的方式)。资料表格比图表提供更细致的描述。比方说,如果某个题目有两个回复:一人回2分而另一人回4分,这样一来总平均会是3分。但是如果两人都回3分的时候,平均也会是3分。资料表格能够陈列某个问题上的各种见解,以及哪些地方有达成共识或者存在很大歧见。
如何让您的报告有意义
组织优势
现在是时候来分析贵组织的报告结果了。也许从贵组织的强项开始分析是个不错的起头。贵组织哪边表现优异?看看问卷报告中的所有图表,并且找出贵组织得分最高的那些选项。将这些项目列出来。
当您列出了强项能力表后,接下来有几件事情可以思考:
- 这些强项中有哪些相通或共同之处?是否有个连贯的主题呢?
- 这些报告中的强项,是否和贵组织过去认为自己的优势是一样的?
- 要维持这些强项,会多困难或是多容易?是否有哪些领域,你得积极的运作才能维持优势,或者你需要取得哪些资源才能继续保持这些优势?
- 贵组织的强项,是否与可能与贵组织合作或开放知识分享的维基组织一致?
- 贵组织如何有效的对外呈现这份强项?
- 这些报告中所呈现的强项,让你思考了哪些贵组织应该重新聚焦的地方?有任何策略或活动,是贵组织可能会想要考虑多进行的?
组织挑战
现在让我们看看组织能力面临哪些挑战。看看问卷报告中的所有图表,并且找出贵组织得分最低的那些选项。将这些项目列出来。
当您列出了弱项能力表后,接下来有几件事情可以思考:
- 这些报告中点出的挑战,是否与贵组织过去觉得组织所面临的挣扎相同?
- 报告中指出的能力落差,其中有哪些是贵组织现在想要造成社会影响时,必须解决的重大阻碍?
- 这些能力上的落差,有哪些是贵组织能够轻易处理的?比方说,稍微投注多一些志工的时间或金钱在这上头,或者用最精简的财务支持...等方式?
- 有哪些能力上的落差,是将会需要投入大量精神以及许多资源(志工的时间、金钱)才能够处理的?
- 这些弱项之间,有哪些共通会类似的地方?这里面是否有任何主题、或是任何能力上的落差能够被统整到同一个群组织中?透过一系列的策略或活动来解决某个能力落差之后,是否也能够顺便增进另外一块能力?
- 在这些落差之中,有哪些是贵组织必须去处理,才能够达成组织长期目标或策略的项目?
- 这些报告所阐述的能力落差,有哪些改变了贵组织的聚焦方向?贵组织会重新审视哪些活动或策略的进行吗?
下一步and making a capacity building plan
请到元维基页面上的学习中心寻求建议,让贵组织的强项可以精益求精,同时也让弱项可以得到补强。您可以参考上述“如何让你的报告有意义”章节所提供的问题,再加上贵组织的组织效能工作群组参与者所提出的问题,来建立对于最重要的强弱项的优先能力培育计划。这可以让贵组织所需进行的能力培育工作更加聚焦。
- 想像看,贵组织目前有哪些能力是真正值得培育的,尤其是只要加强之后,能够创造坚实成效或增加组织影响力的能力。
- 如果贵组织在数个项目的得分都偏低,请不要以为这些项目都务必要提升能力。哪项能力的培育能够让组织得到最大价值?那些领域的能力才是您应该在能力培育计划中列入优先建立的。
- 请谨记在心,能力不只是资源而已,同时也是能够接触资源的技巧。这些可以接触的资源可能是贵组织的人、或是在志工人力之中、也可能是组织运动中的其他人。
- 当你完成了设定优先级的流程之后,收集贵组织在近期应该在能力培育上要“最优先”进行的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在学习中心的相对应的建议、并且在贵组织所写下的社群资源列表中询问其中的人士,来创建贵组织的能力培育计划。这个培育计划应该不同于贵组织的策略计划或是年度计划,因为贵组织的整体优先级可能跟贵组织在能力培育上的优先级并不相同--尽管它们可能彼此有重叠之处。
范例优先项目 #1:透过线上竞赛来吸引新的贡献者 | 范例优先项目 #2:训练志工来训练工作坊等活动中的参与者。 | 范例优先项目 #3:寻找馆联机构,以地区性或主题性合作,开放典藏。 |
选择此项目的理由(因为我们想要解决过去从来没有解决过的能力落差,或是我们想要扩大现在已经运用的策略与资源来解决?) | 选择此项目的理由(因为我们想要解决过去从来没有解决过的能力落差,或是我们想要扩大现在已经运用的策略与资源来解决?) | 选择此项目的理由(因为我们想要解决过去从来没有解决过的能力落差,或是我们想要扩大现在已经运用的策略与资源来解决?) |
相关的使用说明,能够给予我们如何让此能力培育更加成功的建议页面:
X Y Z |
相关的使用说明,能够给予我们如何让此能力培育更加成功的建议页面:
X Y Z |
相关的使用说明,能够给予我们如何让此能力培育更加成功的建议页面:
X Y Z |
社群资源清单:
Organizations within the Wikimedia movement WMF contacts Other resources |
社群资源清单:
Organizations within the Wikimedia movement WMF contacts Other resources |
社群资源清单:
Organizations within the Wikimedia movement WMF contacts Other resources |
接下来如果有更多项目需要决定优先级,依照下列问题决定:贵组织是否有志工或者职员能够对于讨论出来的所有需要培育的能力做处理或付出?贵组织可否与其他组织一同合作,来发挥彼此的长才与资源的效益?时间规划合理吗?贵组织最优先要培育的能力是否符合现有的年度计划、策略目标、以及预算呢?
想想看在计划中有哪些部分想要分享、您要如何对外沟通、以及您想要在对话中扮演怎样的角色。这包含了您运用能力培育主计划模版来得到从赞助者或其他伙伴身旁得到更多资源的方式(资源不只是财务的挹注,像是技术支援或是能力训练也是)。检视社群资源列表,并决定在贵组织对外寻求协助之前,您还可以先跟谁聊聊。举例来说,如果想要透过线上竞赛的策略来扩大以及培育资源和技能,那么在社群之中有哪些人您可以先行询问,请他们分享关于线上竞赛的实务知识以及可能的工作经验呢?
从我们过去曾经合作的组织以及其他类似的经验来看,我们强烈建议您将计划拆分成一个个更小的片段,让贵组织不会感到喘不过气。举例而言,您可能会想要针对四个您最感兴趣的四个策略来进行能力培育,请试着将这些计划发展的领域拆分成不同的时间进行,而不要一次全部做,这样一来您可以在一年之中更专注的培育两到三项的特定能力,而不是同时全部都进行。
请在先确认组织中哪些人需要先投同意票或核准才能让案子开始进行。当能力培育计划到了核准阶段后,确认哪些人要掌握这个计划(这也许是某个人、或一组人、或是某个附属委员会)、也要确认其掌控的资讯。掌握的意思是指依照能力培育计划负责执行、订定确认进度的时间点、解决发生的问题、还有让一般的社群成员能够即时知道计划的进行状况。可以考虑问问看有兴趣的志工建立一个组织效能部落格或是其他线上的论坛、或邮件群组,以对能力培育计划相关的议题进行沟通并从社群搜集建议。如果想寻找更多的点子,您可以联络其他已经自己在进行组织效能提升的组织。
接下来是什么?
我们正在将“掌握”此流程、问卷以及使用说明的单位,从TCC以及维基媒体基金会,转移到维基媒体运动中的组织。我们并不视上述的内容为组织效能的结论、终点、或是贵组织是否有其需要能力的最终定论。相反的,我们将这些内容视为想要增强自己组织效能以达到更大影响力者的起跑点。也有许人想要改写问卷,来让这个问卷能够更符合他们的策略以及在地的脉络、或作为他们自己或是对同侪对更广的能力培育前导计划的一项学习工具、或用作讨论维基媒体组织结构中角色定位的讨论基础......这些内容将会如何演化,由您决定。